辽中鼓乐

辽中鼓乐出现于清朝末年,兴盛于民国初年。据史书记载,辽中境内当年最有名气的鼓乐艺人是辽中县南(现六间房乡韭菜岗子村)的毕永海,艺号“毕麻子”。他演技高超,“精、气、神”十足,足迹遍及辽南辽北,辽河两岸,有高徒四人。鼓乐艺人自愿组合成鼓乐班子,通过鼓乐吹奏表演,抒发和表达人们真挚和强烈的精神感受。迄今为止,已更替了四代艺术传人,现居住在辽中县朱家房镇大万村的邢帅就是第四代徒孙。他出生于鼓乐艺人之家,深受艺术熏陶,加上父亲的言传身教,口耳相传,使其继承了传统吹奏技法和民间鼓乐风格,并一直活跃在乡土民间。

辽中鼓乐有独特的演奏技法。主要体现在手指技巧和口腔技巧两个方面。通过技巧的熟练运用,模仿出人的说话声,人的哭笑声,家禽的、动物的鸣叫声。形成了“口气适度,指法娴熟,行腔温润,收放自如,音色悦耳,婉转动听”的特点。辽中鼓乐历史悠久,早已成为当地人们大事小情必不可少的节目。每次演出,根据用户的婚丧嫁娶、红白喜事的需要确定演奏的曲调主题,鲜明地烘托悲欢离合的气氛。

由于时代的发展,各种现代娱乐活动的出现,更加符合现代人,特别是年轻人的欣赏品位。使辽中鼓乐只有在少数人群中得到传播,其愿意学习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;加之古老的民间艺人已相继离世,能够传承的人数极为稀少,曲谱流失严重,古老纯正、娴熟优美的演奏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。